点上一支“泰山”,品着那醇和的烟味,青烟袅袅中,思绪万千……
据说吸烟能活跃脑细胞,激发灵感,比如爱因斯坦就是烟不离口,对此我深信不疑,因为我现在的脑海就开始沸腾了。
穿过薄薄的烟雾,我看见了两百年前京师的一个四合院里,一个清瘦的老人坐在海棠树下抽着烟袋,锃亮的烟锅硕大无比,像小儿拳头一般,格外扎眼,老人每吞吐一口,浓浓的烟雾升腾开来,把整棵海棠树都笼罩起来。老人学识渊博、官居高位,他抽的烟丝自然是天朝最好的晒烟,是烟农用手工一片一片晾晒出来,然后用刀切成的烟丝,在那个农耕年代,这已经是最好的了。
时间缓缓流逝……
穿过薄薄的烟雾,我看见民国的一个小小的阁楼里,一个短发黑瘦的中年男子,深夜独坐桌前,一手拿着笔,一手夹着一支卷烟,只见他一会写几句,落笔如疾风骤雨,一会抽几口,态度从容而舒缓,一会又陷入沉思,表情庄严而凝重。他烟抽的很凶,那个时候,挂杆烤烟已经在潍坊开始兴起,自动卷烟机已经流行,虽然产量还不高,但是能抽得起新型卷烟的人还是少之又少,普通老百姓是想都不敢想的。
时光如烟头燃起,一闪而过……
穿过薄薄的烟雾,我看见了八十年代初的老家的街道上,我和一群小伙伴正在玩耍,我们每人手里拿着一沓烟盒纸,在互相炫耀比试,看谁的种类多,谁的牌子贵。我们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没见过多少高级的香烟,无非都是平常老百姓常抽的一些牌子,像荷花、金鱼、丰收、普藤、蜜蜂、金鹿等大路货居多,云门、大前门已属于高档的了,谁有几张贵一点的就特自豪,足以炫耀一阵子了。
那是一个香烟品牌爆发的年代,每个卷烟厂好像都有几十甚至上百个牌子,走马灯似的换个不停,正好满足了我们这些烟纸、烟盒收集者的胃口。
历史的车轮向前转动,缓慢而又坚定……
穿过薄薄的烟雾,我看见我工作的第一天,我站在挂杆车间里,看见繁忙的工人在运送着烟叶,拆包,摇挂,后面原样出来,再打包。整个车间一眼望去,从头到尾,除了迷蒙的灰尘、川流的工人,就是呛人的气味,我几乎不敢相信,一百多年的时间过去了,烟叶的加工工艺几乎没啥变化,时间难道停止了?
时间如风翻动书卷,随着科技的发展,变化之快,令我目不暇接。
穿过薄薄的烟雾,一转眼,挂杆线烟消云散,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随之打叶线浮现,刚开始生产线自动化还不高,各个工艺环节控制还是靠手动调节,整个生产线故障频频,各个工序的操作工经常手忙脚乱,现场一片狼藉。
回首往事,我们可能觉得幼稚,其实没啥好笑的,成熟总是从幼稚开始,就像大人也是孩子长成。
社会总会进步,只要我们有一颗上进的心。
很快,旧的生产线淘汰,更先进的矗立眼前,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网络化,产量成倍增加,产品质量越来越稳定,生产效率越来越高,我们烟草就像一个孩子,一夜之间长大了。
烟雾缭绕,世界在眼前也模糊起来。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实在太快。
穿过薄薄的烟雾,未来在眼前飘渺而又清晰。追求健康,追求高品质生活,是社会主流,我们只有顺应这个潮流,创新求变,让烟草不单单是烟草,我们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