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齿轮转到2018年,悄然间,中国烟草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走过了20个春秋。
20载披荆斩棘,几代烟机人砥砺求索,国产烟机平地起楼、从小到大,走完了国际烟机企业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20载风雨兼程,国产烟机的市场角色从“配角”变为“主角”,烟机市场从当年进口设备一统天下,发展到目前国产烟机占据85%以上的市场份额,市场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和巩固。
20载创新开拓,国产烟机企业的产品服务从“有没有”走向“好不好”,由“有什么卖什么”转变为“客户需要什么尽量提供什么”,生产制造体系不断完善,技术装备覆盖全部烟草加工工艺过程,个性化、定制化水平不断提升。
从最初对进口烟机的“望尘莫及”“望其项背”,到如今的“同台竞技”“并驾齐驱”,国产烟机的发展之路,正是中国制造在烟草行业做大做强、转型升级的一个生动缩影。
改革体制 引进技术 组建“正规部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烟草机械设备是现代卷烟工业发展的装备支撑,也是培育中式卷烟品牌的硬件基础。
改革开放后,在卷烟工业日渐成熟的同时,国产烟机制造却依然是一块“短板”。至上世纪80年代末,国产烟机装备力量还十分薄弱,国内仅有4家轻工机械厂,只能为卷烟工业企业提供一些简单的单机设备。
因此,国内卷烟工业企业不得不依赖进口设备,“以洋为贵”成为当时烟机市场的主流思想,一些淘汰进口设备都被视为“香饽饽”。
为解决当时行业生产设备落后、亟待技改的问题,行业于1987年成立中国烟草机械公司(以下简称“烟机公司”),统一管理烟机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对外合作以及设备管理等。
实际上,我国烟机装备发展一直执行国家“技贸结合”的方针,引进国外先进烟机设备和技术,进而设计出自己的产品。但是,引进技术却相当困难,外国烟机企业不愿轻易将技术拱手让人。烟机公司的成立,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这一不利局面。以烟机公司为“纽带”,行业卷烟工业企业集中力量、一致对外,在与外商谈判中同进同退,有效遏制了其漫天要价的现象。更重要的是,集中行业力量大量购买生产设备,也成为引进相关技术的重要筹码。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引进的烟机设备主要是生产7000支/分钟、400包/分钟的卷接包机组,同时还有打叶复烤、制丝、膨胀烟丝设备等59项先进技术。通过引入技术、消化吸收,行业顺利完成了大规模技改,推动我国卷烟制造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利用专卖制度整合市场资源、“以市场换技术”的基础上,烟机公司组织力量消化吸收,转化标准并设计生产出国产烟机装备。一个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是,1996年,生产能力7000支/分钟、400包/分钟的国产ZJ17型卷接包机组通过国家局鉴定,达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的国际先进水平。
这些技术成果的积累,既解决了卷烟工业企业产能扩张的“燃眉之急”,也为国产烟机向世界水平迈进打下了基础。
1998年,是国产烟机发展的一个“分水岭”。这一年,在原中国烟草机械公司的基础上,中国烟草总公司、上海烟草(集团)公司、云南、山东、河南省烟草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中烟机械集团公司(以下简称“烟机集团公司”),这是行业内第一家专业化集团公司的试点单位。它的成立,预示着烟机生产企业结束了“散兵游勇”时代,一支直属于国家局的中国烟机“正规部队”孕育而生。
然而,组建“正规军”,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在20世纪90年代末,现代市场经济的“公司制”对于行业内大多数企业来说还有些陌生。烟机集团公司在行业内第一个“吃螃蟹”,严格按照《公司法》要求,理顺产权关系,成立董事会和监事会,建立权力制衡、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框架,初步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母子体制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些今日看来顺理成章的举措,在20年前的烟草行业却是改革首创之举。
与此同时,烟机集团公司还投入巨资对各烟机生产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生产规划,在产品、研发、管理和市场上“四管齐下”,帮助企业提升服务意识、管理水平、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此后的20年中,正是这支“正规部队”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方才铸就了中国烟机今日的辉煌。
自主创新 转型发展 打造“中国烟机”品牌
迈入21世纪,我国烟机装备开展强化技术进步体系建设、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加大科技开发投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在发展战略上,烟机集团公司采取“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将自主创新、自主研发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另一方面继续开展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工作。
与之同步,烟机集团公司还结合各家烟机企业特色与专长,进一步推进专业化分工:常德烟机公司将打造成为行业卷接机组的制造基地,许昌烟机公司将打造成为行业滤棒成型机组及辅联类设备的制造基地,上海烟机公司将成为能够代表中国烟草行业制造业最高水平的数字化烟机制造工厂,秦皇岛烟机公司将打造为行业制丝和打叶复烤线制造基地。
在自主创新的推动下,一个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见证了烟机工业的长足发展——
2003年,代表国际先进制丝工艺技术水平的“新世纪”制丝线项目通过鉴定;
2006年,被称为代表“我国烟草机械技术发展又一里程碑”的ZJ112型10000支/分钟高速卷接机组和ZB47型550包/分钟包装机组样机通过国家局鉴定;
以7000支/分钟ZJ17、ZJ19型卷接机组和400包/分钟ZB25、ZB45包装机组为代表的国产烟机主力机型产品完全达到进口同类产品的质量水平;
……
至2009年,国产烟机设备已经占到全行业烟机设备总量60%以上。10年间,国产烟机设备还出口到61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烟机在世界市场上占了一席之地。
形势变化未有穷期,改革创新永无止境。专卖制度是国产烟机不断发展的强力依托,但要真正追上国际烟机企业“排头兵”,烟机企业尤需强化市场主导意识,打造“中国烟机”品牌。
为此,2010年后,烟机集团一方面继续坚持“以我为主”的技术思路,以“日产三班200箱”和“日产三班300箱”卷接包成线产品为重点,推动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着力补齐国产烟机产品线。2013年,ZJ116—ZB48超高速卷接包机组通过鉴定,实现了国产卷接包机组由高速向超高速的跨越。
另一方面,国产烟机工业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准确对接工业企业、卷烟品牌差异化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烟机设备与服务。以“芙蓉王”制丝线为例,秦皇岛烟机公司与常德卷烟厂密切合作,在“芙蓉王”3条试验线以及6000kg/h“中式卷烟”重大专项品牌制丝线上,除光谱除杂设备外,全部采用国产制丝工艺设备,达到了轻、稳、精、细的特色工艺,实现了个性化需求烟机设备的共同研发。
近年来,细、中、短、爆等新品类卷烟成为市场“新宠”。在与生产企业密切协同的基础上,国产烟机积极调整、主动创新,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异型烟生产、包装设备相继问世——
上海烟机公司已累计为行业提供各种中速细支包装设备100余组,还开发了金中支条盒机、侧开式包装机、双铝包异型包装机等新设备;
常德烟机公司先后推出ZJ17D、ZJ118A、ZJ112A型中速细支卷接设备,其中ZJ112A型机组成为深受工业企业欢迎的主力机型;
许昌烟机公司成功研发生产速度达400米/分钟的细支滤棒成型设备,并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研发出了爆珠嵌入装置;
秦皇岛烟机公司推出了旋转分切机、超薄压梗机和滚筒气流烘丝机等一系列细支卷烟专用生产设备。
从提供常规化设备向提供个性化、定制化设备转变,从以往“有什么卖什么”向现在“客户需要什么尽量提供什么”转变,国产烟机锐意出新,正向着智能化、个性化迈出日渐坚定的转型步伐。
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出发;眺望,是为了锚定好前行的方向。
迈入新时代,对标“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国产烟机业务模式正从“卖设备”为主向“卖服务”特别是智能服务转变,从单一设备生产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市场化导向、集团化管理、专业化分工、精益化制造、信息化支撑、系统化集成”,一个足以与国际领先烟机企业同台竞技、并驾齐驱的国产烟机产业正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