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交流学习站点,所有发布的信息只供参考,不欢迎未成年人浏览。
香烟批发网
热点资讯
公司新闻
从“红塔山”崛起看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的“难”与“进”
发布时间: 2019-10-08
红塔山是一座很特别的山。 作为自然的山,它不高,位于玉溪市东南。1958年,一群激情澎湃的年轻人将山丘上建于元代的白塔粉刷成了红色,从此白塔山变红塔山,留下了那个年代产

“红塔山”是一座很特别的山。

作为自然的山,它不高,位于玉溪市东南。1958年,一群激情澎湃的年轻人将山丘上建于元代的白塔粉刷成了红色,从此“白塔山”变“红塔山”,留下了那个年代“产业报国”“祖国河山一片红”的特殊印记。

作为品牌的山,它因山得名,为新中国成立10周年献礼而生。在一代又一代红塔人心血和智慧的浇灌下,“红塔山”从小做大、由弱变强,成为享誉神州、名扬世界的响当当卷烟品牌,沉淀着新中国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的初心和情怀。

作为精神的山,它有“山高人为峰”的壮志豪情。无比艰难的创业发展,勇立潮头的拼搏创新,任何困难都能克服的挑战自我,“红塔山”之高,不仅仅在于探索路上取得的辉煌成就,更代表了红塔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精神。

巍巍红塔,见证了一个落后的边陲小厂发展成为一个大型国际化集团公司的壮举,可谓是民族卷烟工业创业、改革、发展、演进的辉煌一角。

民族工业,关乎一国国本,也承载着中国烟草做大图强的梦想。“先破后立、不破不立”,在“红塔山”崛起的艰辛与磨砺中,可以窥见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的“难”与“进”,从一个侧面体现着中国烟草总体水平的提升和竞争实力的增强。

破禁锢 立决心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随着国门逐渐打开,日益频繁的中外交往让国人眼界大开。

在中外烟草互访交流中,外国烟草公司洁净的厂房车间、现代化的设备、有序的生产组织,无一不让长期处于落后工业经济状态的中国烟草人震撼非凡。差距之大,让中国烟草人如芒在背。在老一辈烟草人的记忆中,当时有这样一件事被多次提及:同样是在开放市场的压力下,希腊烟草走向没落,日本烟草不仅没有被打垮,反而愈战愈勇,竞争实力不断增强。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烟草还处在分散管理状态下,计划外烟厂盲目发展,卷烟生产管理近乎失控,而且产品质量不高。此时,世界第一大烟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生产的“万宝路”,以及结伴进入中国的“555”“骆驼”“健牌”等洋烟以高档香烟的形象横扫市场,消费者对黑白电视机里播放的“人马纵横,尽情奔放,这里是万宝路的世界”广告词耳熟能详。

必须改变,必须发展,否则没有出路!国门初开,“要强大起来”的危机感沉重地撞击着中国烟草人的心弦,拥有“红塔山”“玉溪”“红梅”卷烟的云南玉溪卷烟厂(红塔集团前身)同样如此。

1959年5月4日,玉溪烟叶复烤厂更名为云南玉溪卷烟厂,从上海华美烟厂调拨的11台“永进”牌和19台“新中国”牌卷烟机就是最初的“武器”。到了1976年,玉溪卷烟厂旧厂房技改扩建工程竣工,实现扩大10万箱卷烟生产计划任务,生产能力达到25万箱,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烟草加工中型企业。

即使如此,“强大”的梦想仿佛还在山那边。近20年过去了,玉溪卷烟厂条件简陋的厂房、老旧不堪的设备、老一代“烟灰工”工作的糟糕环境却始终没有根本改变,孱弱的制造基础一如玉溪四周的重重山峦,隔断了广阔的发展天地。

面对洋烟在国内市场的大行其道,玉溪卷烟厂领导经常将这些洋烟拆开包装仔细察看,研究多次后认为,洋烟烟丝好,技术好,其价高却热销不奇怪,他们得出要“以质取胜”的结论。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玉溪卷烟厂领导下决心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闯出一条云南烟草的快速发展之路。恰值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始融化社会经济发展的坚冰,为玉溪卷烟厂提高装备水平,改进产品品质提供了契机。

破落后 立信心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云南边陲之城不像广东、上海等沿海地区拥有发展的先天优势和积聚效应,玉溪卷烟厂的奋起面临着现实的困境。

从往昔峥嵘岁月中一路走来,玉溪卷烟厂虽然始终没有停产、倒下,但也很虚弱。老一代烟草人回忆起当时的企业状况,充满感慨:“那时,我们每天上班带三样东西: 一个口罩、一只铝饭盒、一个瓦罐。每天换一个口罩,每个周日要洗6个口罩;铝饭盒不怕摔,砸扁敲平照样用;瓦罐5角钱一个,每天提一罐水到车间喝。车间是瓦房,风来雨来哗哗响。”

企业生产条件艰苦,也没有资金,怎么解决落后设备的更新换代问题,只有也只能靠自己。

玉溪卷烟厂领导班子果断决策,用好云南省政府“税前还贷”政策,以工厂全部资产作抵押,于1981年首次引进了一台套当时全球最先进的英国莫林斯(MOLINS)公司MK9-5卷烟联合机组,拉开了企业高起点、大规模技术改造的序幕。

在那个外汇紧缺的年代,这台洋机器甚至超出了当时玉溪卷烟厂全厂的固定资产总额,换算成人民币可以买100台“新中国”卷烟机,敢买过来是冒着风险、顶着压力的,可谓“豁出去了”。

本着“全面改造、择优引进、成龙配套、务求效益”的技改方针,1982年,玉溪卷烟厂进行扩建工程,项目投资1196万元,设计年产卷烟40万箱和滤嘴棒10亿支;1984年,首次引进西德虹霓公司(HAUNI)过滤嘴棒成型机一台和意大利GD系列包装机组一套;1986年,又高起点、大批量引进3家公司的制丝、卷接、包装设备和滤嘴成型机共45台套,全部到厂安装调试,投入使用……

这是玉溪卷烟厂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技术改造,重点是“红塔山”生产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同样的烟丝,进口设备和国产设备生产出来的“红塔山”就是不一样,摸起来规则、有型,吸味也非常好,消费者朦朦胧胧感觉到了一种叫做“品牌”的东西,为以后“红塔山”风靡全国烟草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事业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技术装备,更离不开人。这一时期,为了争创外汇,早日还清贷款,玉溪卷烟厂职工争分夺秒、只争朝夕,最快只用7天就安装调试好一台进口设备,效率之高让外国烟草公司专家都竖起了大拇指。全厂涌现出了一大批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老一辈创业者,为后人留下了催人奋起、激人上进的“红塔精神”。

自强不息、敢为人先,令玉溪卷烟厂彻底摆脱了落后面貌,坚定了发展信心。从1981年到1990年,玉溪卷烟厂先后投资2.5亿元,从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先后引进了制丝、卷接、包装、滤嘴成型等先进设备89台套,使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跨越了40年的发展落差,同时培养了一批技能高超的技术工人。名不见经传的玉溪卷烟厂从此跻身中国卷烟制造业前三甲,一跃而起。

破梗阻 立雄心

先进的设备的确好用,但对烟叶原料、烟用辅料的要求也不是一般的高。随着玉溪卷烟厂产能的扩大和甲一类卷烟“玉溪”投放市场,优质原料不足的梗阻对企业发展的制约迫在眉睫。

改革开放初期,玉溪烟叶种植分散,社会化服务体系缺乏,烟叶整体质量不高,每年能收购上来的上等烟叶大约为10%。玉溪卷烟厂是有什么样的烟叶就生产什么样的卷烟,上等烟叶多一点的年份就多生产一点高档烟,远远满足不了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1984年8月,玉溪卷烟厂邀请美国农业部烟草专家、美籍华人左天觉博士到玉溪考察。左天觉指出玉溪烟叶“营养不良、发育不全、采收不熟、烘烤不当”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科学种植烟叶的观念在玉溪生根发芽。

为了获得更多的优质原料,1985年开春,玉溪卷烟厂以烟田为“第一车间”的新构想付诸实施:烟叶采购人员走出工厂围墙,把“第一车间”办到农村,培育自己的优质原料基地。玉溪卷烟厂与烟农签订合同,以上年的产量与收入为基础,由烟厂先期投入优质种子和肥料,按照科技人员的栽培方法种植与采摘,收入由烟厂保底,增收部分全部归烟农所有。

新构想大获成功。一年下来,玉溪2400亩烟田获得了高产高质,亩产量比当年全省的平均水平增加了65公斤,上等烟叶比例达42.12%,亩产值比上年增收218元。

为了更好地把千家万户的农民组织起来,把“公司+农户”的烤烟种植模式较好地实施下去,创新性的玉溪地区烟草专卖局、玉溪烟草分公司、玉溪卷烟厂“三合一”体制实行,保证了优质烟叶生产的扶持政策和科技举措得以全面落实。几年功夫,烟农、工厂、政府“三满意”,烟田成了玉溪卷烟厂的“第一车间”。

在探索优质原料保障的同时,玉溪卷烟厂也在着眼打破平均主义的弊端,激发内生动力。1982年10月,玉溪卷烟厂领导力排众议,首次试行“单箱工资奖金含量包干”分配制度,通过工资、奖金与产量、质量挂钩的分配法,突破性的分配制度改革打破收入方面的平均主义,职工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

变革引发调整,调整孕育机遇。凭借最先进的设备、最优质的原料和干劲十足的人,玉溪卷烟厂崛起成为全国第一个年产销量超百万箱的卷烟制造企业,尤其是集中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红塔山”品牌,从1979年到1996年的18年里,从最初的1000多箱增加到89.6万箱,每到订货时节,全国的经销商竞相争购“红塔山”。

“红塔山”畅销大江南北,逐渐成为名扬四海的中国烟草品牌,就连“洋烟”占领的国内市场,也被“红塔山”夺回相当份额,声誉鹊起的“红塔山”是当时唯一能与“555”“万宝路”等外烟抗衡的国产品牌,大涨了改革开放开始睁眼看世界的国人士气。“红塔山”的兴起,被中国经济学界称为“红塔山现象”“一个奇迹、一个谜”。

创牌于1958年的“红塔山”,深知品质是知名品牌长寿的灵魂,多年来始终致力于研究中式卷烟特色香气、特色风格,奠定了坚实、可靠、自然的原料配方基础。在不同发展时期,它始终把质量放在首位,而正是这种质量意识,成为“红塔山”品牌走向辉煌的根本。

近年来,“红塔山”品牌发展亦呈现出一条美丽的上升曲线。凭借60余年来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在大众心中“国民品牌”的先决优势,“红塔山”品牌通过多款新品的推出,提升了大批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固有认知,传递出品牌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的文化价值,将积极奋进、志矢创新的开拓者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进取者精神,不断超越、永无止境的攀登者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奇迹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持续的奋斗不懈中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改革开放风起云涌,一群烟草人在红塔山下闯出一条快速发展之路,树起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历史是过去的现实,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烟草的巨变与一群民族烟草企业和卷烟品牌的崛起紧密联系着。

更多文章:

Copyright © 2018 香烟批发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82545225号
香烟批发 正品免税烟 香烟货源 香烟代理 免税香烟批发 香烟网购商城
公司网站:http://www.zhiwen66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