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烟区,很多家庭世代以烟叶种植为生。在昭通市镇雄县赤水源镇,有这样一家三代,通过种植烟叶改变命运,实现了“幸福梦”。
(一)
在赤水源镇板桥村黑坝村民组,每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在院子里,72岁的刘家邦便会搬个马扎坐出去,沉浸在悠闲的时光里。每当此时,他总会忍不住望向院子旁边不远处的烟田。
刘家邦与烟叶打了大半辈子交道。1982年,刘家邦成为彝良县当时第一批栽种烟叶的烟农。这一种,就是二十年。
对刘家邦来说,种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这里山高谷深,道路崎岖,很多地都在山坡上。”刘家邦告诉记者,在当时,种烟非常辛苦,每逢干旱时节,半夜爬起来到烟田浇水是常有的事。
当地不缺水,却留不住水。每年移栽时节,刘家邦往往要“看天吃饭”;没有水,他只能驾着牛车,到十几公里外的河边,一车一车往回拉水。
最让刘家邦揪心的是烘烤环节。一个小土房,烤出的烟叶参差不齐,那些烤坏的烟叶让他心疼不已。
不过,让刘家邦欣慰的是,烟技员经常过来帮他解答问题,每当金灿灿的烟叶让钱袋子“鼓起来”时,他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由于能吃苦、脑子活、种烟经验丰富,久而久之,刘家邦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烟“老把式”。依靠种烟,他在村里第一个翻修了房子。“那一天,家里张灯结彩,我请村民们到家里吃饭,别提多热闹了!”
刘家邦说,他最大的遗憾就是受制于技术和水的问题,只种了10亩烟,当时的他想:要是能实现轻松种烟就好了!
(二)
刘祥是刘家邦的大儿子,今年42岁。从20岁开始,刘祥就跟着刘家邦学习种烟。
刘祥最大的感触,是这些年来种烟的变化。
“2000年以前,村子里没有水、不通路。”刘祥记得,那时父亲带他到很远的地方拉水,2个多小时一趟,却只够浇半亩田。每到干旱季节,他总能看到父亲唉声叹气。
两次转折,让刘祥一家走上了幸福路。
第一次在2008年。那一年,为了解决赤水源镇的用水问题,镇雄县以烟草产业为依托,投入大量资金修建大量水窖和管网工程,解决了当地用水困难,家家户户通上了“幸福渠”。
“通上了自来水,浇烟再也不用愁了。”刘祥说,这些年,政府和烟草公司又帮他们修起了机耕路,有了水、通了路,日子更有了奔头。
更让刘祥感到欣喜的是烟草人的贴心服务。“从漂浮育苗开始,每个环节都有专人服务,专业化机耕、烘烤,种烟越来越轻松!”刘祥笑着说道。
第二次转折在2016年。
那年,昭通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鼓励农户流转土地,培养职业烟农。刘祥第一个报了名。
他把10亩地流转出去,又在烟草公司的帮助下找到条件比较好的区域,租了32亩地种烟。
第一年,他的纯收入就达7万多元。
2017年,刘祥从生活了几十年的土房里走出来,搬进了“小洋楼”。他在房子里修建了一个近20平方米的浴室,他说,过了半辈子的缺水生活,现在终于可以“补”回来了!
凭借多年的种烟经验和烟技员的悉心指导,刘祥的种烟技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被推举为烟叶烘烤师。
每到烘烤时节,也是刘祥最为忙碌的时间。他说,因为种烟,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父亲的愿望已经实现。而他的遗憾,就是没机会好好读书。
(三)
刘行是刘祥的儿子,从他懂事起,每天就与烟叶、土地为伴。白天,父亲在田里劳作,刘行就在田边玩耍;夜里,他又会伴着田里的阵阵蛙声入眠。
在他的印象中,每到收烟时节,是一年中最开心的时刻。
“所有的小伙伴都会相聚到烟站上,我们知道,卖掉金澄澄的烟叶,就可以得到心仪已久的玩具了。”刘行说,家里所有的吃穿用度,全都来源于此。
他最感激的是父亲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从小父亲就教育我,一定要好好学知识,开阔眼界。”刘行说,他从小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
烟叶种植,支撑起刘行全部的生活、学习费用。
2019年,刘行考上大学。刘祥的梦,在刘行身上实现了。
面对众多专业,刘行毫不犹豫选择了农学。他希望能学习更多专业知识,帮助在烟田上耕作了一辈子的乡亲。
今年农忙时节,放假归来的刘行回到村里,帮父亲种烟。每当街坊邻里在种烟上有什么疑惑,刘行都会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耐心、热情地为他们解疑答惑。有村民感慨:别看这孩子年纪轻,但比起他父亲,已经青出于蓝了。
这些年,刘家邦祖孙三代通过勤劳与智慧,真真切切地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
在云南烟区,有更多烟农仍走在追求“幸福梦”的路上。只要时间不会停止,他们就不会停下追梦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