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利群(新版)」成就了利群品牌,甚至于拉高了二类烟的发展质量都毫不为过,这么说倒不是在被市场证明的基础上继续锦上添花,以利群的姿态本身也不太在于外界的溢美,而是想提醒对于「利群(新版)」曾经以及仍然在做的现实贡献要有客观认识和理性评价,对于「利群(新版)」的未来要有更加系统和长远的站位与考虑。
今年前5月,尽管了放慢了增长的脚步——同比仅微增8000多箱——「利群(新版)」仍然以79.5万箱商业销量、244.3亿元销售收入,继续高居全国单规格销量第3位、销售收入第5位,占据了全国二类烟21.8%的市场份额,做出了利群品牌55.3%的销量贡献、39.5%的收入贡献,「利群(新版)」是奠定利群品牌江湖地位的基础性、决定性力量。
可以说,二类烟的细分与「利群(新版)」的做足细分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利群过去长时间高速增长的背景和底色。利群以开拓者的姿态做大了二类烟的市场蛋糕,同时又以先行者的优势实现了对蛋糕的最大分享。但在消费升级的历史潮流面前,规模够大、份额够高、影响够强都不是护身符,都不足以保证任何一个品牌的长治久安。
最直观的表现,是利群的单箱批发均价过去8年的年均增幅均未超过2%,利群的单箱批发均价2010年3.8万元,2017年4.2万元,8年时间增加了3200元,同期的全国单箱批发均价则从1.8万元增加到3.0万元,增加了1.2万元。换一个角度,利群的单箱批发均价2010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万元,而2017年已经收窄至1.2万元。
而且,3.0万元的全国单箱批发均价折算成条价是121.2元,距离「利群(新版)」只有1.7元的差距——今年1-5月,进一步提高3.4万元,折算成条价133.6元——即便是稍显疲软和主动调控的5月当月,也已经与「利群(新版)」不相上下,考虑到那些达到或者超过全国单箱均价集中了主要的销量大省,「利群(新版)」结构的优势早已沦为短板。
这是严苛价格管制下的必然,也是利群所必须具备的坦然。
这里面起势潜藏了一个问题,或者说一个判断,如何来认识和把握产品基座化——哪个价位是产品基座——曾经,我们把7元、10元的三类烟视为产品基座,以为做到500万箱、800万箱就可以成就中国的万宝路,但市场早已给出了相反的答案。那现在,二类烟又是不是产品基座呢?卷烟消费又会理性到什么状态呢?单个产品又可以规模扩张到什么程度呢?
我相信未来卷烟消费一定会进入理性时期,主流消费会稳定在某个价格区间,形成稳定的产品基座,但究竟是什么时候进入理性消费,又是什么样的价位段构成产品基座,现在显然还不能也给不出答案。但在此之前,对于「利群(新版)」的现在与将来,利群都需要给市场在继续增长之外以更加鲜明态度和更加明显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