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烟草商业坚定信心、克难奋进,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全力推动烟叶生产控总量、转方式、促升级。全年收购烤烟1622.4万担,比上年减少57.47万担,实现烟农售烟收入232.81亿元,户均3.27万元、同比增加2800元,烟叶生产实现平稳发展。
提高政治站位 勇担行业“第一车间”新作为
2017年9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凌成兴局长在云南烟草调研期间,对云南烟叶发展提出了“担当行业‘第一车间’的新作为”的殷切期望。云南烟草商业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局烟叶调控政策。
主动担当严控规模重任。克服烟叶调控给企业税利增长、地方财政增收、烟农增产增效带来的压力挑战,坚守红线严控规模,推动全省烟叶生产由规模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方式转变。
主动担当优质原料保障重任。用现代科技提升烟叶生产,加大特色品种、特色烟叶开发应用力度,精准对接卷烟品牌个性化原料需求。
主动担当烟农增收重任。扎实推进烟叶生产降本增效,大力拓展烟农辅业增收门路,千方百计做好烟农增收和促进贫困地区烟农脱贫攻坚工作。
全面严格管控 坚决贯彻落实烟叶调控政策
云南烟草商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局烟叶宏观调控战略决策部署,把严控规模作为烟叶工作首要任务,坚持严字当头、细处入手、实处见效,坚决守住烤烟收购计划红线。
强化组织领导。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多次向云南省委省政府汇报烟叶调控工作,得到大力支持。各级烟草部门反复与地方党委政府协调沟通,大力开展群众性宣传,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从“控”中找出路谋发展。压实工作责任。从政府和烟草两条线分别逐级签订责任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一票否决制、领导挂钩联系制和督办问责制,把严控规模责任分解传导到人,确保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严把关键节点。严把计划分解、地块落实、合同签订、物资供应、供种育苗、烟苗发放、移栽面积、余苗销毁、优化结构、合同收购十大关口,有效杜绝超种超收隐患。突出合同主线。牵住合同管理“牛鼻子”,全面筑牢烟站与烟农面签、重点人群单独公示和专卖内管复查三道“警戒线”,做到严管合同、取信于民。全面加强管控。将“两烟”非法流通数量纳入考核,制定严控规模工作方案,细化严控规模调控措施,在春耕备耕、大田移栽和烟叶收购等关键环节深入产区督导检查。严格执纪监督。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和责任追究,做到责任到位、监督到位、问责到位,确保烟叶宏观调控部署要求落实到位。
保证优质供给 全力推动烟叶生产转型升级
优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计划分配,坚持扶优扶强,将生产计划向优质烟区、核心烟区集中,调拨计划向重点客户、优势品牌倾斜;优化烟区布局,坚持适度规模种植,集中建设以千亩村、万担乡为主的骨干烟区;优化基层管理,坚持服务烟农、提升效能,整合站点资源。
重科技,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坚持科技兴烟,抓好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绿色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安全高效新路子。
保供给,提高品牌原料适配率。与19家对口工业企业稳步推进204个基地单元建设,实施深度优化结构订单生产202万担,配方打叶比例突破70%,高端化供应已形成云南烟叶发展新优势。
转方式,打造烟叶发展优势。设施化基本烟田增加到1655万亩,累计培育职业烟农3.5万户,行业示范社创建数量增加到27个,推动亩均用工同比减少0.7个。职业烟农为主体、合作社为纽带、专业化服务为支撑的烟叶生产组织体系日渐成熟。
促扶贫,培育烟农增收新动能。一是稳主业、种好烟、促脱贫。2017年,全省88个贫困县中有66个种植烟叶,推动贫困烟农户均实现售烟收入2.9万元、同比增加1400元,帮助3.4万户贫困烟农、12.8万人脱贫摘帽。二是抓辅业、保增收、助脱贫。大力推进多元经营,2017年全省烟农实现多元产业销售收入29亿元左右,户均4000元。三是投资金、强帮扶、快脱贫。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0亿元,全力开展德宏阿昌族整族帮扶,投入资金3亿元支持丽江宁蒗挂联扶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