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1月14日,对所有原二、六车间的职工来讲,是个具有特殊意义而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从这天起,二、六车间合并为一个部门,大部分职工调往新的工作岗位。作为烟厂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二、六车间和它们生产的雪茄烟一道,在完成它的使命后注定要大势所趋地走向这一步。这标志着,沈阳卷烟厂调整产品结构,实现“让开两厢,占领中路”的工业战略方针将进一步运作实施。
对于“11·14”,原雪茄烟生产线的职工心里是坦然的,作为烟厂大家庭的一员,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单位是构成大家庭的若干个小单元,无论工作在哪一个单元里,沈阳卷烟厂职工都是为着一个共同的利益。但人是有情感的,正像许多调离原车间的职工所说,沈阳卷烟厂调整产品结构,削减雪茄烟产量是适应市场经济的步伐,充实甲级烟生产力量是从烟厂全局利益的需要和发展而进行的,我们没有任何意见。不过,总觉得在原车间干了十多年,突然分开,从情感上有些接受不了,多少有点离开“故土”的感觉。
人常说,“故土难离”。“11·14”后留守“故土”的职工在做些什么?“远离故土”的人们又在想些什么呢?
18日,笔者来到二车间,映入眼帘的一条标语颇能打动人心,为了企业振兴,一切服从大局;看似平常的话语,却包含着二车间全体职工的共同心声。
车间党支部书记张家铭、车间主任刘济祥先后接受了采访……
早在6月24日,孙厂长在全厂干部大会上公布将于年底调整产品结构,合并二、六车间后,车间领导班子就及时向职工做了传达,并提出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首先,班子成员对职工队伍做了详细摸底工作,掌握了人员去留情况,摸清了职工做了细致的思想工作,稳定了职工的情绪,车间没有产生任何波动,生产任务没有受到影响。其次,着重加强对党员思想教育的力度,车间党支部先后几次召开党员会议,让每名党员表态,并要求党员在工作中做到三带头、一不准,即:带头执行厂部指令,带头完成生产任务,带头发挥模范作用。不准做有损党员形象的言行。实际工作中,车间的每一名党员以自己的实际行为感染和带动了每一个职工的心理情绪和生产热情。通过车间班子的工作和党员的言行教育,职工对车间合并和转岗生产有了认识上的统一和心理上的准备,对“11·14”顺利调整在思想和组织上做了充分准备。
11月14日,在厂部的要求下,车间召开全体职工大会,车间在班子人员不知明确动向的前提下,宣布了人员输送、调整、安排等工作。
对车间职工在这次合并调整中的表现,刘主任、张书记以钦佩的态度赞扬了职工爱厂爱岗的敬业精神和以全局利益为重,一切为企业振兴的态度。采访中二位负责人一再表示,要多写写职工,因为通过合并调整,在每一名职工身上都体现出了团结、向上、务实、兴厂的精神,我们的职工是最可爱的人!
结束生产的最后一天,全车间各机台所剩烟丝相加只有少半车,在去留不定的情况下,每一名职工都极为认真地把机车打扫得干干净净。
厂级标兵王继艳家中条件不好,爱人常不在家,孩子小没人看,在得知自己将被调往三车间时,没有因为个人得失而影响全局利益,表现出一名厂级标兵的风范。
共产党员杜利民同志的工作岗位在合并后被取消,当宣布调往新的岗位时,他表示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以一个党员的言行在职工中起到带头作用。
大修组八名维修人员在公布调整人员后的几天里,在他们岗位还未确定的情况下,每天坚持搬迁设备,改造车间生产环境等工作,没有因自己岗位未定而影响车间设备搬迁。
运丝组全体人员识大体、顾大局、服从分配,全部踏上新的工作岗位……
合并调整后,新二车间人员不足60人,40岁以上职工占80%左右,且有半数以上属“老弱病残”,日后生产会不会受到影响?对此,刘主任充满信心:虽然这次调整波动很大,但没有给生产带来任何负面作用,这表面:一方面职工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车间班子的集体力量。虽然从剩余人员情况看,生产能力稍嫌不足,但我们已做好了充分准备,明年要彻底打开工种界限,每名职工要一技多能,一人几岗,维修组、杂勤组人员也已做好随时充实到机台的准备。职工们表示,我们将会不遗余力保证明年雪茄烟的生产任务。
雪茄烟产量减少,二、六车间合并,卷包一体化,是沈阳卷烟厂体制改革的必需,是市场经济大潮下,企业完善自我、不断发展的必然,是大气候之所然。透过这次合并调整,反映出我们基层班子的成熟和职工队伍的成熟。近几年来,雪茄烟生产线分分合合、合合分分,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曲折道路,正是经历了许多波折,才使我们的企业走向富强,才使我们的职工经受了锻炼并逐渐走向成熟。从他们身上,体现着团结的精神,向上的动力,务实的作风和兴厂的信念。“为了企业的振兴,一切服从大局!”这不仅仅是二、六车间职工的心声,它更是站在大潮浪尖上的沈烟人共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