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1965年1月17日,《人民日报》6版截图。
1965年1月17日,《人民日报》6版刊登了一篇名为《两听中华牌烟》的文章,文章里有一位叫做曼奴维拉的外宾,来自锡兰(今斯里兰卡)。
在他离开中国前夕,中国的朋友知道他喜欢“中华”牌卷烟,便送了两听“中华”给他。
离开北京后,他几次想要打开听装“中华”,但都忍住了,他想把它作为礼物分享给锡兰的朋友:“两听香烟有一百支,每人一支,就有一百个朋友可以尝到中国的东西了。”
他从广州到香港乘飞机回锡兰,需要经过新加坡。他入住的饭店服务员是一名20多岁的小伙子。
曼奴维拉发现,这个小伙子对自己手提包里的“中华”卷烟很感兴趣,一个劲儿地盯着它们看。
小伙子没忍住,询问起这烟购自哪里。
在两人的交谈中,曼奴维拉得知,小伙子是一名华侨,从未到过中国,非常想去北京看一看。
曼奴维拉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中国,又见到了许多中国朋友。他表示要送一听“中华”给这位小伙子,小伙子推辞不接受。曼奴维拉告诉他,这听烟有五十支,他给他的同胞每人一支,就有五十个人能够尝到自己祖国的烟了。
曼奴维拉把一听卷烟塞到小伙子的手里,他一时语塞,半天才用广东话说出两个字:“谢谢!”
这则新闻里,“中华”走出国门,成为海外华人、华侨寄托思乡之情,抒发对祖国爱意的媒介,也成为他们与祖国维系情感的纽带。
那时候,一些长期居住在海外的华人在回国省亲时,也常常用外币或者外汇,到外轮公司、友谊商店或华侨商店购买“中华”回去送给亲朋好友。
走出国门,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卷烟品牌,“中华”从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经在尝试。彼时香港德信行和澳门信中行率先代理经营“中华”的海外出口业务。
后来,中国土产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负责“中华”卷烟的出口,会接到一些来自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民主德国、朝鲜、越南等国家的订单。
每次出口商品贸易中,“中华”一直是热门商品。据说,那时前来洽谈业务的港商身上一般会携带两包烟,一包是“中华”,一包是“555”。他们一般自己抽“555”,招待客人时才拿出“中华”。
当时的新中国正值发展初期,需要一批有实力的民族品牌积累外汇,从而从西方国家进口工业设备和稀缺生活资料。因此,“中华”走出国门,还承载着为国家创汇的重任。
当然,在放眼看世界的同时,生产“中华”的上海卷烟厂(1960年上海卷烟二厂改名上海卷烟厂)也看到了质量和工艺上的差距。此后,“中华”学会了站在更高的视角审视自己,也不断期待着与欧美国家的烟草巨头一较高下,在更广阔的舞台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