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上世纪70年代陕西延安卷烟厂出品的“丰足”烟标。
②上世纪70年代上海卷烟一厂出品的“双鱼”烟标(局部)。
③上世纪70年代辽宁沈阳卷烟厂出品的“新禧”烟标(局部)。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在这首《元日》中,不仅写出了过年时的喜庆气氛,也描述了过年的习俗。诗中的“新桃”与“旧符”,指的就是春联。
我国烟草工业企业多次将春联“贴”进烟标。如上世纪90年代四川宜宾卷烟厂出品的“恭喜发财”烟标,其主版上展现的就是两个小童分别手持写有“招财进宝”和“恭喜发财”对联的喜庆画面。上世纪90年代,中国常德卷烟厂出品的“龙门”烟标副版上则印有“鱼跃龙门九洲富,日暖神州万木春”的春联。上世纪70年代陕西延安卷烟厂出品的“丰足”烟标(图①)设计精美,主版图案为一位农民正驾驶着拖拉机满载而归,上方印有“家家致富”的上联;副版图案为四条鲤鱼环绕着一枚“恭喜发财”花钱,上方则印有“户户有余”的下联,简洁直白,惹人喜爱。
此外,贴窗花是百姓喜爱的一种民间传统习俗。尤其是欢度新春佳节的时候,人们在窗户上贴上各种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寄托了美好的憧憬。窗花的表现题材极其广博,有戏剧人物、历史传说、花鸟鱼虫、山水风景、现实生活等。其中,展现较多的是花卉动物、喜庆吉祥纹样,常以“吉祥喜庆”“丰年求祥”“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连年有余”“贵花祥鸟”等为主题。如上世纪70年代,云南曲靖卷烟厂出品的“福”烟标,以传统吉祥纹样为背景,映衬着一个“福”字窗花。该厂同一时期出品的“富”烟标设计风格和“福”烟标相同,只不过将窗花中的字改成了“富”字。上世纪70年代上海卷烟一厂出品的“双鱼”烟标(图②),主副版图案均为两条相依相偎的大红鲤鱼,寓意“连年有余”。上世纪70年代辽宁沈阳卷烟厂出品的“新禧”烟标(图③),主版画面采用的是传统窗花“喜鹊登枝”图案,表达了人们对好运来的美好期盼。
窗花的式样也不一而足,是根据当地窗户的形状来设计的。如山东的窗花就多为直条式,适合贴在直棂窗上;西北的窗花用“十”字将完整的剪纸分成四份,适合贴在中心有十字格的窗上;湖南、湖北的窗花有固定的组合形式,一般是中心贴双喜团花,四角贴蝴蝶角花。上世纪90年代,湖北当阳卷烟厂出品的“喜喜”烟标主副版画面就均是印在红底色之上的白色双喜团花剪纸图案。上世纪80年代,中国常德卷烟厂出品的“喜烟”烟标副版图案展现的则是“喜鹊登梅”剪纸环绕着一个“囍”字的窗花造型,寓意“喜上加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