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烟的习惯在中国历时已久,中国人最早的吸烟方式是抽旱烟,把烟丝装入烟锅点燃后,通过连接烟锅和烟嘴的中空管子以吸其烟。明末至清代中期,这种方式流传最广,有些上等的烟具则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
乾隆铜制烟杆
在民间许多地方,便于携带的短烟杆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类似棍棒工具的长烟杆,既可拨草探路,又可击蛇驱兽,还可拒敌防身。深圳御宝轩曾征集到一件铜制烟杆,杆长70厘米,可伸缩,铜制烟杆由烟杆嘴、烟杆柄、烟杆头三部分组成。烟杆柄通体饰金丝花纹,古韵盎然,气宇不凡,并刻有乾隆年制款识。据烟杆主人介绍,此件铜制烟杆为祖传宝贝,从乾隆时期代代相传至今,几百年来一直悉心保管,这支烟杆从父亲那儿传到他手上也有20余年了。
烟具质地多样,由竹木、陶瓷、铁铝铜等材料制成,其中铜制烟杆至今仍为不可多得的艺术品。据悉,铜质坚韧、轻盈、耐裂、干燥、能抗高热、遇火不燃,点燃之后无异味,长期抚摸之后纹理清晰,光泽耀眼,价值难以言喻。铜制烟杆极为瑰美,轻轻触摸,便能感受到铜烟杆带来的清凉。据专家介绍,此类铜制烟杆存世量极为稀少,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