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整洁的“超红商店”承载着三代人的希望
清早阳光铺洒,广西桂平西山脚下闻名遐迩的“超红商店”已经开门营业,不足20平方米的小店,商品如同阅兵仪式上的战士,整整齐齐。老板娘古超红一如既往地以打扫卫生宣告新一天的开始。“超红商店”历经三代人,用心经营40年,是鲜有的能与烟草行业风雨同舟的零售店铺。
从无到有,小店铺撑起一个家
“个子矮小、为人随和、笑声爽朗,常常用不标准的普通话招呼进店的外地顾客。”“超红商店”老板莫国敏回忆奶奶当年卖烟时的情形。
莫国敏的父亲莫辅陵自幼就失去了父亲,与母亲谭婉容相依为命,家里仅有一间临街小铺。由于要照顾小孩,无法打零工,所以家里生活很清贫,有时甚至揭不开锅。因生活所迫,谭奶奶早年在小铺卖一些手工艺品,接一些针线活,勉强补贴家用。
上世纪80年代初,正值改革开放春风吹、个体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时代。谭奶奶的店铺位于著名景区桂平西山门前,是上下山的必经之地,人流量很大。谭奶奶“跟风”经营起了卷烟,成为当地最早一批经营卷烟的个体户,“无心插柳柳成荫”,谭家由此与烟草结下了不解之缘。
经营卷烟后,虽然销量不高,但是游客的卷烟消费档次高,店铺收入从勉强补贴家用到有所结余,卷烟利润承担起了这个家庭大部分开销,清贫的日子开始好转。
尽管生活清苦,但是谭奶奶十分重视教育。“一边看店,一边监督儿子写作业”是这条繁华小街里最熟悉的画面。懂事的莫辅陵不负母亲的厚望,学业有成并考取了公务员。小店成为小家庭温暖的港湾,而卷烟便是这个港湾的微风和暖阳,承载着他们未来的希望。
从小到大,“烟二代”小康之路
上世纪90年代,莫辅陵虽然在单位开始崭露头角,可他始终有个难以割舍的“烟草情结”,后来,他决定“子承母业”,拓展经营,自己上班,店铺由妻子管理。莫辅陵本想在西山风景区附近再盘下一间店铺,但是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租金居高不下,他不得不因为成本太高而放弃这个方案。经过再三思量,莫辅陵将眼光投向了发展潜力大的市场--金田起义遗址所在地金田镇,这里既是著名历史事件旧址,又是他单位所在地,工作和生意能相互促进。
莫辅陵瞄准了当时炙手可热的“礼品用烟”市场,由于定位精准,卷烟经营经验丰富,日常广结善缘,新店铺开业后迅速占领当地市场。
“客源很重要,我注重维系客户,对每个客人给予足够重视,对熟客更是主动关心、联系,让顾客成为我的好朋友。”莫辅陵说。
莫辅陵一家以“超红商店”为根据地,拓展金田分店,在用烟、用酒旺盛的90年代分到了可喜的“卷烟大蛋糕”,这个曾经清苦的家庭一步步走向了小康。“没有烟草,就没有现在的好生活!我小时候风扇都不舍得开,生怕交不起电费!现在日子好了,小孙子不仅能在空调下复习功课,还可以参加喜欢的兴趣班……”莫辅陵对烟草行业心存感激。
从优到精,与时俱进迈向富足
古超红爱笑、幽默、经营意识前卫,在管理店面上是一把好手。“主动接受指导、关心政策、紧跟发展趋势,这就是我的经营秘诀。”古超红说。
2000年前后,古超红接手了商铺,与公公“开分店提盈利”的做法不同,她选择了“精耕细作提利润”。
可是转型升级并不那么简单,古超红尝试了兼营旅游纪念品、电话超市、茶叶等,经营多而不精,生意一直没有太大起色。
直到2012年,古超红参加了现代终端建设培训,对电脑一窍不通的她买了电脑,勤奋自学,最终获得加入现代终端资格。
加入现代终端建设后,“超红商店”设置销烟区并实行扫码销售和信息化管理,通过精简经营内容、亮化店面形象,商品以卷烟经营为主,兼营饮料、酒和零食,知名度得到快速提升。半年后,“超红商店”卷烟月均销量由原来的353条增长到401条,月均利润由原来的6354元增长到7048元,终端建设成效显著。“整店打造预算要三万多块,虽然压力很大,但商店是家庭重要经济来源,升级改造也是为了更好地经营。”2016年,古超红毅然决定投入三万多元进行整店打造,升级为烟草“直营式”店面、“六件套销烟区”和全新货架,以靓丽形象、专业布局吸引顾客进店消费。“超红商店”业绩再次创纪录:卷烟月均销量达到了600条以上,月均利润11808元。
2017年,尝到终端建设甜头的古超红主动申请加入专销零“三位一体”新型自律互助小组,参与专卖、营销、零售商户三方“共建、共管、共享”卷烟市场,并当选为组长,与小组成员一道管理市场、共育品牌。同时,古超红还组织小组成员直接从品牌总代理“众购”大宗购进商品,有效降低了进货成本,增强了非烟“陈列费”议价能力。2017年,“超红商店”月均销售卷烟620条,月均利润高达1.48万元,占整个店面利润的70%以上,非烟商品月均利润同比提升800元以上。
40载卷烟经营,“超红商店”是三代人生活变迁的见证,卷烟,让这个家庭从维持生计到发家致富。带着烟草经营的优越感,带着“终端形象之星”的荣誉感,带着实现发家致富的自豪感,“超红商店”在夕阳下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