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制丝车间生产场景。
20世纪60年代,制丝车间生产场景。
20世纪70年代,机修车间工作学习场景。
20世纪60年代,设备维修工作场景。
20世纪70年代,包装车间生产场景。
编者按 凝心聚力勇担当,砥砺奋进谱华章。滕州卷烟厂建厂近7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创新发展,已由一个年产量仅1300余箱、拥有77名职工的手工作坊式小工厂发展成为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卷烟工厂。面对新形势、站在新起点,滕州卷烟厂将进一步提升制造水平,持续打造核心竞争力,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阔步前行。本版自今日起分两期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带您了解滕州卷烟厂近70年的发展历程。
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是一家有着红色基因的国有企业,其前身是1948年12月由鲁中南行政公署、鲁南军区、鲁中南行政公署尼山专员公署创建的滕县(今滕州市)红星新记烟厂。
为有效恢复国民经济和发展滕县工商业,1951年11月,滕县专区产运公司投资300万元(旧币,折现人民币300元),租用30余间民房筹建了地方国营滕县烟厂。
建厂初期,滕县烟厂在无专业配方人员的情况下,自行摸索,设计开发出“爱国”卷烟。“爱国”卷烟于1952年上半年投入生产,不久后滕县烟厂对其进行改良,并将产品更名为“普滕”卷烟。抗美援朝时期,“普滕”卷烟小盒包装上印有“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增加生产 厉行节约”字样。“普滕”卷烟的生产历程近50年,包括多种规格及包装,历史总产量超过140万箱,以质优价廉深受消费者好评。
1955年6月,滕县烟厂与滕县红星新记烟厂合并。1960年11月,由8家私营烟厂合并而成的公私合营滕县新大烟厂并入滕县烟厂,同时更名为地方国营山东滕县烟厂。当年,滕县烟厂卷烟产量超过2.5万箱,通过自主研发和承接私营烟厂牌号生产了“普滕”“荆泉”“荆桥”“齐鲁”“白莲”“天宝山”“雄鹰”等牌号卷烟,为稳定卷烟市场供应、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961年,由于卷烟原料供不应求,滕县卷烟厂生产举步维艰。为摆脱困境,滕县卷烟厂结合企业实际,开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提出节约“一厘钱、一分钟、一片烟叶、一把烟丝、一寸盘纸、一支烟、一张盒皮、一张衬纸、一张大包纸、一滴油、一度电、一斤煤、一个铁钉铁片、一两面粉、一滴水”的“十五个一”活动,通过一系列措施逐步推进企业生产经营不断提升。
这些措施也反映在这一时期研发投产的卷烟品牌上。如,“大丰产”烟标上印有“艰苦奋斗 勤俭建国”字样,“红红”烟标上印有“自力更生 奋发图强”字样。这些卷烟品牌包装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
1965年,滕县卷烟厂被列为济南卷烟总厂的分厂。这一时期,济南卷烟总厂滕县卷烟分厂通过整顿劳动纪律、加强生产工艺纪律,产品产量、质量均得到有效提高。1969年,滕县卷烟厂卷烟产量突破10万箱,1975年突破15万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