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三年(1575年),漳州商人从吕宋(今菲律宾群岛)把烟种带回月港(今龙海县海澄镇)后,先在石码和长泰种植,因烟草有“避瘴气,毒头虱”之功用,且吸后容易上瘾,于是一时被传为良药而引种开来,不久海澄、龙溪、南靖、平和、漳浦、云霄等地便广为种植。进而,随着漳民外迁或外出经商,烟草也从闽南迅速向泉州、莆仙、闽西、闽东、闽北、福州等地传播。至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福建所产烟叶“反多于吕宋”,被“载入其国售之”。
清初,烟草已成为闽南一带主要作物,清代中叶,漳州形成规模较大、产区集中、产品著名的产烟区。《漳州府志》(康熙版)载:“烟草,今各省皆尚之,外省亦有种者,然惟漳烟称最,声价甲天下,漳又长泰最胜,人多种之”。《南靖县志》(乾隆版)载:“烟草:种出东洋,万历季年始有之。一名相思草。”“其近地之高者,种吉贝、烟草、地瓜”。《龙溪县志》(乾隆版)载:“惟种蔗及烟草,其获利倍,故多五谷之地以与之”。雍正十二年(1734年),龙岩、漳平、宁洋三县从漳州府分离,漳属10县变为7县,烟草仍广为种植。
当地种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防瘴气,治风寒:《南靖县志》(乾隆版)云,南靖地僻多瘴,“平土居者多中湿,山居者多病症。”社会上竟相吸烟以避瘴气。二是治螟害,获倍利:清朝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1850年)平和人移居南靖多,带来芦溪烟、崎岭烟种子,先在山城后碧湖等地种植。农民把烟叶晒干,搓成烟绳,浸尿晾干,切成寸许小节,于晚稻插秧后,每兜根部斜插一小节,烟梗浸在稻田中,多无螟害。轮种烟田,有利于土壤改良,成为农民传统农艺,增产增收途径。还有烟园可以套种地瓜、芋头、白米豆当粮吃,地瓜藤、芋杆喂猪,效益倍增,人多种之,遍及全县。
后因种植时间和季节不同,漳州形成冬烤烟和春烤烟两大类。1950年,云霄县张合成烟厂厂主张武渊从山东青州引进烤烟试种成功,此后,周边各县也推广种植烤烟。云霄、漳浦、平和等地由于冬季气候温暖,农民利用冬闲种植烤烟,增加一季经济收入,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由于冬烤烟在4~5月份采收,此时北方烟叶正在移栽,冬烟提前上市可缓解烟厂原料储备不足的燃眉之急,七八十年代漳州成为福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烟区,1982年种植面积达到16.7万亩,收购烟叶33.4万担。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在市场经济引导下,农村经济显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漳州冬烟已失去优势,烤烟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减少,云霄、平和、漳浦县先后于1994年、1995年、2002年终止烤烟种植,仅剩南靖种植少量春烤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