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成立之初,蒋当局还装模作样地发过一些军饷。皖南事变之后,蒋当局取消了新四军的番号,什么军饷也不再提供,重建的新四军陷入了生存困难。
新四军驻防的淮南地区,历史上地瘠人贫。要养活一个士兵,就需要从100个农民的收入中抽取。新四军不愿增添淮南群众负担,以自力更生的精神来解决自己的供应保障问题。
新四军开荒种粮,种菜养猪养羊,还开办了被服厂、毛巾厂、印染作坊厂等企业,以解决新四军的粮食蔬菜,以及服装等生活日用品的供应问题。但军事物资供应需要大量经费,所以新四军还得想办法筹集经费。
新四军淮南军区供给部部长胡弼亮,是一个极富经营头脑的干部。他另辟蹊径,想出一个办法,既能解决部队急需的一种特殊军需品供应,又能筹措经费。
这个特殊军需品是什么呢?那就是香烟。在战争中,香烟可以说是参战军人的必需品之一,各国军队对此都很重视。胡弼亮的想法是,由新四军开办一家烟厂,生产的香烟一部分供应部队,一部分进入市场,以经营盈利来解决经费问题。
胡弼亮这一想法,得到陈毅、张云逸的同意。开办工厂的经费不足,他们就提倡捐献两个月薪水支援建厂。陈毅还欣然为新四军生产的香烟取名“飞马”牌,寓意新四军像奔腾骏马一样勇往直前。
不过,新四军的干部战士打仗是好手,办厂却是门外汉。筹建办厂之初,不仅资金不足,还缺乏技术、设备和经营人才,面临不少困难。胡弼亮得到一个消息,铜城镇有一家叫“群众烟草有限公司”的民营烟厂,由于不堪蒋当局苛捐杂税的盘剥,几乎要倒闭了。这个厂倒是厂房、机械、熟练工人、技师、经营管理人才都齐备,而且几个合伙人也很仰慕新四军,希望能让新四军入股,他们也好背靠新四军这颗大树,不怕恶势力盘剥了。
胡弼亮一听非常高兴,如能多方合资,就可以解决新四军面临的难题。经过商议,双方达成合作协议。新四军提供部分资金和人员,烟厂投入全部人员和资产,共同兴办了飞马烟厂。新四军负责经营权,几个老股东则每月净得收入的五分之一。
陈毅对新四军管理的烟厂付出了不少心血,他在许多工作环节上提出了严格要求。首先要求抓好质量,从购买原料,到炒制、香料配方、卷烟生产等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把质量关。
新四军拿出认真精神,确保生产质量,生产的香一经推出,就受到交口称赞和市场热捧,一时名声大噪,就连南京、上海的烟草商都慕名前来进货。飞马烟厂的大门前车水马龙,甚至需要连夜排队叫号才能买到,可谓生意兴隆。
每个月,飞马烟厂除供应新四军所需的香烟外,还有30万大洋的纯利进账,极大地解决了新四军的经费来源问题。
另外,飞马香烟除了为新四军换取了经费、购买了武器装备,还被侦察员当作获取情报的“敲门砖”。新四军第二师的侦察员居长玉到嘉山侦察时,结识当地的伪队长,得知这个队长是个烟不离手的烟鬼,决定用香烟作为诱饵,从他手里套取情报。一开始,居长玉先是以自己有个戏班、需一套军装做道具为由,提出用香烟换一套军装。伪队长一听这算什么事,就给了他两套。居长玉又提出,用一箱香烟换两把手枪,烟鬼大喜,又给了两把崭新手枪!
就这样,居长玉用飞马香烟不断从这个烟鬼手中、口中获得有用情报信息和武器。一次,伪队长告诉居长玉,有一队日伪军要到盱眙龙山抢粮。居长玉立即将情报汇报给了上级,新四军立即设伏,打了一个漂亮歼灭战。
新中国成立后,飞马烟厂成为国企,改为利华烟草公司,飞马牌子一度成为驰名商标,一直生产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许多人对这个老牌子都印象深刻。